【家家】
龍應台的散文字字觸動著我那還未甦醒面對著很快就要過四分之一的人生
推擠著快步向前走著的你我,還記得,幼小放學鐘聲響時起奔跑出教室的那一刻嗎?
這個夜有點忐忑,也讓呼吸一直哽在在胸口無法正常的吐納
將耳邊還旋繞著的音樂聲轉到不置於影響聽覺壓力的大小
然後試圖將還在頭腦裡頭攪和在一塊的很多事情想要整理一番。
似乎
有點困難;
遠方的事、兩張椅子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不關於又關於,該怎麼說服自己今晚還是得入睡讓肉體獲得休憩片刻
簡單,變的很不簡單。
家呢?家,是什麼?
為何年紀越來越大越不能像幼時單純的說著
有屋頂有門有海有山有媽媽有爸爸有哥哥有奶奶
永遠不用擔心吃的永遠都會有人等著進門怕晚了被罵
就是家。
家,是什麼呢?
家是一本經,得用一輩子可能用一輩子也可能難以真正悟透的經
在裡頭一步一步,一頁一頁的去摸索著然後你才發現就是不間斷的循環輪迴著。
家,會怎麼樣呢?
引與龍應台目送裡頭的"寒色"一文共鳴之處:
『 家,是什麼 ?問者的態度誠誠懇懇的,我卻只能語焉不詳蒙混過去。這麼難的題啊。
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
人,一個一個走掉,通常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歲月裡,只有一年一度,屋裡頭的燈光特別燦亮,
人聲特別喧嘩,進出雜沓數日,然後又歸於沉寂。… …
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
家,也就是兩個人剛好暫時落腳的地方。… …
很多,沒多久就散了,因為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著變質。渴望安定時,很多人進入一個家;
渴望自由時,很多人又逃離一個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許遇見的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
尋找自由的人也許愛上的是一個尋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辜燈下無言相對過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很多,一會兒有了兒女。一有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
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漿放上餐桌,一定要親眼看著他喝下才安心。
天若下雨,少年總不願拿傘,因為拿傘有損形象,於是你苦口婆心幾近哀求地請他帶傘。
他已經走出門,你又趕上去把滾燙的便當塞進他書包裡。
週末,你騎機車去市場,把兩個女兒貼在身後,一個小的夾在前面兩腿之間,雖然擠,
但是女兒的體溫和迎風的笑聲甜蜜可愛。
從上午就開始盤算晚餐的食譜,黃昏時,你一邊炒菜一邊聽著門外的聲音,期待一個一個孩子回到自己身邊。
晚上,你把滾熱的牛奶擱在書桌上,孩子從作業堆裡抬頭看你一眼,不說話,只是笑了一下。
你覺得,好像突然聞到梔子花幽幽的香氣。
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可是,這個家,會怎樣呢? 』
2008_11_22 02:44
噓,讓我安靜一下好嗎?